









你想像中的「村里長」是什麼樣子?你知道他們的工作是什麼嗎?我們常說的「村里長伯」是不是真的都是選舉的「柱仔腳」?在這裡,你會看見我們走訪台灣各地,訪談多位「非典型村里長」的實戰經驗,由他們自己來描述他們的生命故事。
「獨立村里長」在我們心中是有別於村里長在舊式政治文化下的被動性,而能夠透過自己的理念、力量與創新做法,為「村里長」這份工作開創出多元自主的樣貌。他/她可能是斜槓職人型,透過自身過去經商或社工的工作經驗,把社區組織打理得更有系統、更溫暖;他/她也可能為了當上村里長,特別進修學習「社區規劃師」,進行社區營造;或者,他/她可能是位藝術家,透過美學的注入,療癒高齡化村里民的心……。
獨立村里長志不在以村里長為跳板去到政治更高位,而是選擇與村里民生活在一起,找到新方法、解決舊問題,讓民主的動力從日常出發,在生活中實現。